首页>>区县工作

把民主村建成美丽乡村“样板间”

——周至县竹峪镇民主村第一书记王耀华扶贫侧记
发布时间:2018-07-12 来源:

  “要致富,先修路”,这个道理在今天看来仍不过时。许多贫困地区自身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,但是由于交通不便,阻碍了与外界的交流,耽误了发展机遇。周至县竹峪镇民主村第一书记王耀华针对村情,从一条4.1公里的岭民路入手,改善当地环境,发展乡村旅游,努力把一个贫困村打造成美丽乡村“样板间”。

  修路是获得信任的过程

  2017年11月,市委党校干部王耀华被选派到竹峪镇民主村任驻村“第一书记”。任职后,他先深入全村贫困户家庭认真进行走访摸底,详细询问并记录了17家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,向他们宣传党在产业扶贫、就业扶贫、危房改造、教育扶贫、易地搬迁、健康扶贫、生态扶贫、兜底保障等“八个一批”方面的扶贫政策,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,鼓励他们要依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。

  民主村处于秦岭浅山区,群众沿一沟两岸居住,“整个村庄七梁八弯,有山缺少水,有树林不大,群众种植的猕猴桃也形成不了规模,养殖业也是七零八落。”王耀华经过观察,认为要帮助群众转换思路,向打造旅游休闲特色小山村靠近,要靠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。

  但发展旅游业,必须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支撑。村里唯一通往外界的是一条4.1公里的岭民路,还是个半截子工程。这条路修了一半的原因在于,与邻村接壤处有400多米的一段路,路的一侧10多米高坎下住了5户群众,路基紧贴群众后院,需要用混凝土进行浇铸10多米高,还要拆除掉群众后院部分房屋,家家户户都有各自想法,一度成了僵局。

  王耀华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他与村支部书记李朝朝一起耐心做群众的工作,与工队监理协商,最终既满足了个别群众的意愿,又保证了修路的质量。随后他又积极协调县交通局施工单位,不断督促修路进度。

  “修路是一个获得群众信任、支持的过程。”王耀华说,群众信任你,什么事都好办了。很快,整个岭民路全线贯通,少了坑坑洼洼颠簸,群众出行方便了许多。路边绿化美化完成后,环境的改善也为发展旅游产业奠定了基础。

  打造好农村党建“主阵地”

  2018年3月起,结合县、镇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的指示,他与村党支部、村委会学习借鉴先进建设经验,结合民主村的实际商讨美丽乡村建设方案。

  2018年4月28日,先期打造的具有浓厚乡村旅游休闲气息示范点逐步拓展延伸,最终期望形成沿岭民路休闲旅游带。

  如今步入民主村,就像进入天然氧吧,一路既有小憩凉亭广场,又有特色明显的农家乐;既有静谧中的鸟语花香,又有水流潺潺的景观。增加群众收入,带动全村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初具雏形。

  为想方设法帮群众解决困难、寻找致富门路,带领村民拔掉“穷根”。为有效提高贫困户的收益,他积极与从浙江调来任丹阳联村党委书记的王乃祝联系沟通,动员7家贫困户,把金融扶贫小额贷款到的5万元,以资金入股的形式参与到浙江龙阳沟农业有限公司分红之中,2017年每户获得分红2825元;同时,介绍4户贫困户家人去咸阳大型民营企业打工,每人月工资近3500元,有效增加了贫困户收入。

  在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,王耀华还履行第一书记职责,下大力抓村支部的党建工作,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,定期组织全村党员参加“三会一课”等活动,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,教育引导他们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力脱贫攻坚。

  近期,他根据竹峪镇党委的意见,利用片区化建设好的办公场所和市委党校丰富的教学资源,协调市委党校出资配齐了学习桌椅、多媒体教学设备,建成了周至县第一所村镇党校。希望借此建好农村党建“主阵地”,提高党员思想素质,增强党性修养,进一步增强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。“我绝不会辜负组织的期望,一定用心、用情、用力帮助群众脱贫。”王耀华说。

  第一书记风采录